东湖评论:人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?
2025-11-06 11:57
人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?在鄂西高山,一位名叫罗关章的“罗老人”用他19年的悲痛和缺失的两根手指回答:“党员应该像种子一样,撒在山里,应该帮助人们找到出路。”罗冠章通过一生的坚持,对生命的意义给出了深刻的答案。
人这一生,必须为“信仰”而活。罗关章的信仰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,而是对共产党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宗旨的活生生的坚守。从20世纪80年代起,他担任牛庄乡党委书记13年。担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后,他继续帮扶牛庄八年。 1997年,如果能闲着享受生活,他退休后的第二天就回到了牛庄。虽然时代变了,身份也变了,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并未改变。改变了。正是这种如种子般纯洁而坚强的信念,给了他深入阿尔卑斯地区、迎难而上、攻克技术难关的巨大勇气,为他19年的坚持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。
人这一生,就应该为“努力”而活。没有行动的信仰只是说说而已。为了找到“充实牛庄钱包”的好办法,他尝试了蘑菇、中药材、百合等多个产业。当他把目光投向天麻种植后,为了攻克天麻有性繁殖的技术难题,他在海拔2000米的高山上呆了800多天,进行了100多次实验,记录了三本数据。他甚至在切真菌时用锯片砍掉了两根手指。然而,鲜血和疼痛并没有让他退缩。休息10天后,他带着伤返回实验基地和疼痛。终于,2000年5月,在每年冰冻期持续四个月的高寒山区,牛庄天麻结出了第一颗有性繁殖的种子。 “两根手指”成为他理想信念最沉重、最具体的“军勋章”。
人这一生,必须为“价值”而活。 2016年,当央视主持人问“你赚到钱了吗?”时,罗先生平静地回答:“人家富了,我没赚到钱,我高兴——我高兴。”这句简单的话语背后,是他19年的努力为牛庄所获得的沉重收获。如今,牛庄已发展出烤烟、药材、蔬菜三大支柱产业,累计为村民增加收入5.1亿元。成千上万的农民开始走上工业致富之路,实现了“口袋里有钱”的朴素愿望。然而,比数字和产业更重要的是他留下的精神财富。他创造了艰苦奋斗、开拓创新、奋发奉献的“牛庄精神”,证明“共产党员”不仅仅是一个头衔。
罗贯章先生用一生的时间,清晰地回答了时代的问题:“我是谁,我为谁服务,谁依靠我?”他把自己的生命化作一粒“种子”,深深地种在牛庄沃土里。他也将生命重要性的思想传播到了无数人心中。
来源: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
作者:陈梦欣(随州市随县组织部)
编辑:沉素芬
相关推荐